2016年4月30日 星期六

【掀冊講古:藺草帽蓆編織的歷史(中)】


🌱🌱藺草的旅程&苑裡收藺草人的故事🌱🌱
今天將之前尚未說完的藺草編織故事,說下去吧~
藺草編織技藝若失傳,不僅僅將是阿嬤、阿姨們編織工藝的失落,更是前端的藺草種植、編織前置勞動技術的沒落。所以,小編這次要帶著大家認識,編織成品的美麗,也一起認識前置工序辛苦的環節喔~如此,藺編故事才會完整。
藺草一年可分三期種植,分別為「早草」、「允仔草」、「三冬草」,每期的草性不同,也影響後續的用途。由於草長得比人還高,所以當藺草熟成待割時,農人下田需手工割草,不能依賴機械,一肩扛起水分高、分量重的草料,細細地鋪在馬路上。烈陽下直直「曝曬」十天左右,成就藺草金黃色的外衣及芬芳的氣息。
「曝曬」決定了藺草的品質,但是一捆捆還沒整理好的草,是還沒辦法編織的。「收藺草人」王伯伯扮演的正是藺草產業中關鍵角色。除了收藺草,王伯伯也「掠草」,就是將大小不同、粗細不一的草分門別類,讓藺編人得以專注於手感和多元細膩的表現,而無需在勞神挑出作品所不合用的草料。
網宣圖片中,王伯伯在做的動作,正是重要工序:「掠草」喔!
另外一張照片則是藺草的斜切面,可以清楚看見它是三角形的喔~


(故事未完待續)
(圖片:苑裡掀海風團隊攝)
【掀冊講古──藺草帽蓆編織的歷史(上)】http://ppt.cc/1aObf
————
【掀新聞——收藺草人王明政伯伯】
『〔記者蔡政珉/苑裡報導〕
苦尋不到接班人 恐成絕響
王明政目前找不到接班人,他心知肚明,這一行有一天可能會在苑裡絕跡,內心雖覺得可惜與不捨,但這也是工業化社會變遷的一環,他早就看淡。
但王明政仍有期許,希望藺草編織這樣的技藝能夠繼續傳承,畢竟這是苑裡鎮的特色產業。他許下願望,「未來,藺草工藝還是能夠在苑裡重生!」』
『自由時報全文連結』http://news.ltn.com.tw/news/local/paper/943503
————
🌾🌾【支持苑裡掀海風】🌾🌾
如果大家認同我們的理念,支持我們繼續挖掘與書寫苑裡的故事,可以向我們的合作社購買友善農產品與藺草作品。您的支持將會直接回饋農友,部分收入也將進入合作社基金,回饋社區,舉辦城鄉交流、農育等公共性活動。
苑裡掀海風勞動合作社【https://goo.gl/wQGxo6

2016年4月22日 星期五

【掀日誌──快五年了,你在那邊還好嗎? 】
---
「編按:孝念米農夫鄭郁岸大哥深夜裡苦思,為什麼堅持種無毒米?想著想著,想起也務農的爸爸,以及那些過往的相處片段、鄭爸爸的教育方法。已經仙遊五年的鄭爸爸,與鄭郁岸大哥,再度透過這塊曾經共同耕耘、呵護過的家鄉田地,以及鄭大哥不間斷的農事勞動,繼續著他們父子間的對話。子執父業的戰戰兢兢,以及其背後的說不出口,家人之間的愛與關懷。」
---
快五年了.....你在那邊還好嗎?
我還記得....當我高職的時候跟你說過有機種植的時候....你那淺淺笑意的笑容,,然後跟我說,嘿甘是金ㄟ。那是我們對於農耕事務的第n次對話......以往都是你說的算阿!
然後,似乎過了些年....我發覺以前用過得很多種農藥....好像都不見了...
我發覺了.....是金ㄟ
六年前....你的身體正是很嚴重不舒服的時候....我在耕種水稻的時候...偷偷的....把農藥全部遺忘在角落....我對那些農藥視而不見....我看到了你很生氣的臉....我頭低低得讓你罵了一頓.....剛插下去的秧苗...幾乎已經不見了一半。我只好努力的去找別人剩餘、不要的秧苗跟著媽還有哥哥來補....那年..稻田似乎是得了皮膚病一樣....這裡缺一塊.....那裏缺一塊....那時你跟我說,你是在顧甚麼田地!!!
對不起....我讓你生氣了.............
後來你去當神仙了....你知道嗎?我可以利用我每天下班後的些餘時間,下田去走兩趟除除草.用苦茶粕去剃除一些福壽螺.水稻田...沒有皮膚病了.田地也健康了許多。.你知道嗎?水田裡有小魚了.......
你知道嗎?我想跟你說,我想跟你共同的做事,雖然都是被你罵得過程居多,但我知道,那是你要教導我的一種方法!我很肖念以往一起工作的時光,那是一種吃苦的幸福........我ㄟ肖念。
(圖片為珍貴舊相片~鄭爸爸2004年收割藺草照片、農夫鄭郁岸與妻子陳宜筠放閃照;以及去年秋天收割後,在日曬稻穀上玩耍的第三代肉粽弟弟。一家三代,在苑裡出水的日子。)

2016年4月20日 星期三

【台灣米食文化故事&「孝念米香」(下集)】

本月去臺北彎腰市集時,我們的『孝念米香』被來訪攤位的朋友們一掃而空~
看來大家很懷念爆米香古早味啊~本集講古,就延續很夯的『米香』議題慢慢寫下去~
上次的文章裡,我們談到台灣米食料理五花八門,卻又如何在西方飲食文化的侵蝕下,逐漸衰零。
『米香』,作為費時費工的零食類米食加工品,首當其衝,被各種外來甜食,如:爆米花、洋芋片(通常以玉米或馬鈴薯為副原料,玉米糖漿、鹽和不知名的調味劑為主原料)所取代。
上次沒說的呢,是:『米香』並非台灣所獨創,在水稻種植區的華南、日本、印度,都可以看到相似的米食零嘴。不過當然,因為風土民情總是各地有別,米香的外觀自然也是千變萬化,用途各殊。
『米香』在台灣傳統文化中,雖然只是個零嘴配角,倒是滿搶戲的。除了解嘴饞,還有各種意想不到的用途。例如,傳統習俗的聘禮中,男方應備給女方的基本『六件禮』中,就有『米香』一項;因為俗稱『吃米香,嫁好尪』~至於是不是真的,大家多吃米香就知道了(笑)
【爆米香製作勞動過程】

『米香』是本名,前面加了一個『爆』字,則是老祖先們的幽默了~
因為整個製作過程,最驚心動魄的莫過於壓力鍋打開時的『砰』一聲,因而有『砰(爆)米香』之稱。
照片裡就是製作爆米香的壓力鍋爐本人與鄭郁岸大哥喔!
壓力爐及爐架都是鄭爸爸所設計製作的,有20多年的歷史了。爐架後方接有瓦斯,以前則是用煤火加熱。
製作爆米香,一開始,先將米倒入壓力鍋爐內,持續滾動加熱,直到爐內呈現高壓高熱的狀態,當打開爐蓋時,爐內壓力瞬間釋放,伴隨著爆炸聲響,米粒受壓減小,米身就會迅速膨脹。鐵籠會接住從壓力鍋中爆發而出的爆米香。之後,米香放冷,要趕緊裝袋密封,避免『潤』掉,口感會不脆。

最後的勞動工序,則是將少量的糖、油與爆米香,抓緊火侯,放進大鍋裡一起炒熱、凝成團塊狀。打鐵趁熱,製作爆米香,也要趁熱!熱乎乎的團塊米香,要趕緊放到木框內,鋪平定型,最後切塊裝袋。整個勞動過程,根本是與時間賽跑啊~跟著跑過幾次的掀小編,深深爆米香是一種需要體能的技藝。傳統農村的勞動好像大都如此。
其實,這一段重拾技藝得過程非常不易,除了懷舊、思念父親與農村的舊滋味,更重要的是年輕後輩的鄭郁岸大哥一家(包括母親陳秀鑾阿姨、太太宜筠姊姊)與苑裡掀海風團隊的創新合作,重新賦予孝念米香的意涵,我們不斷嘗試調整合適的甜度、試過好幾種模型。當時鄭大哥將壓力鍋爐從倉庫扛出、擦試著上頭的灰塵時,因為思念父親,眼筐泛紅。掀海風團隊在此,依然鄭重邀請大家,要支持一直堅持在農村裡打拼的年輕人喔~

2016年4月17日 星期日



苗栗縣苑裡鎮,西海岸臨海小鎮。在相對貧脊的苗栗丘陵地上,苑裡得益於南邊的大安溪與火炎山,成為苗栗的米倉。然而,好土也要有好農耕耘。在當地農人的智慧、愛護土地的心以及堅持之下,與這片靠海的土地共生共長,也能種植出優質的稻米。

『孝念米』,正是在海邊農人的世代堅持下,所種植出的無毒好米。出生世代務農家庭的鄭郁岸,傳承了父親的農事及農『識』,不像其他外流異鄉的青年、選擇往都市發展,鄭郁岸執念深耕於家鄉的土地,在海埔新生地的稻田中揮汗勞動,秉持著照顧家人、思念父親的心情,以及友善土地的理念,種植無毒好米。生產量雖遠不及投農藥、撒化肥的稻田,但『孝念米』除了讓您吃得安心外,也能吃得到白米最原初的滋味,吃完後舌尖味蕾還會『肖念』著餘韻。

一樣是帶著「傳承」及「思念」之心,苑裡掀海風團隊與鄭郁岸一家(包括母親陳秀鑾阿姨、太太宜筠姊姊),重拾『爆米香』的技藝,製作出鄭爸爸的傳統米香。為了傳承這項農產加工技藝,團隊發揮了實驗精神,更換多種模具、試過多種比例,希望能夠製作出古早氣味,又符合現代飲食習慣的「爆米香」。最終產品的『孝念米香』,是一家伙子,上下齊心齊力的勞動成果,保證嘴裡吃得到溫暖用心的味道。

訂購表單連結:http://ppt.cc/bVsJT


【掀冊講古──藺草帽蓆編織的歷史(上)】

冷知識時間又到了!你知道嗎?名馳海內外、藺草做的「大甲帽」、「大甲蓆」,其實源自於苑裡喔。

只因古早時候,苑裡對外交通不便,所以擁有港口、交通便利的大甲,成了藺草帽蓆成品的集散地,藺草帽蓆也因而有「大甲帽蓆」之稱。不過,藺草編織依舊是我們苑裡人的驕傲!

認真說起來,藺草編織與道卡斯族和女性勞動史也很有淵源

[因女性在歷史(History)中通常沒有姓名,所以這裡特別把道卡斯族、漢人女性的名字寫上來~]

相傳,平埔族婦女採集房裡溪、大安溪下游濕地的野生三角藺草,曬乾壓平後,製作簡單的草蓆、籠頭。到了清朝乾隆時期,一名道卡斯婦女「加璐加曼」精進藺草編織的技巧,將藺草莖折成細條,編出精細、舒適的草蓆,深受好評。各社婦人及漢人也開始學習她的編織技巧,並將野生藺草苗移植水田。

草帽,也在草蓆之後出現。苗栗縣誌載:西勢庄「洪鴛」以西洋小禮帽為樣本,編織成現在的藺草帽,將之前藺草技法從平面編織,增加了「立體」的多樣性。藺編工藝史也因草源穩定、編織技巧純熟,逐漸開啟了興盛的一頁。

日治時期政府推廣帽蓆產業,且碰上辛亥革命剪辮風潮,很多人開始戴起西式的帽子。台灣「藺草帽」外銷量在於巔峰時期,曾打敗過「樟腦」,成為台灣第三大出口品,僅次於米、糖。
因而,不同於其他漢人社會的女性,苑裡的女人不學針線刺繡,而家家戶戶學習編織草蓆、草帽;也因為收入不錯,苑裡的女性可以靠著藺編勞動,養活一家大小。有趣的是,正因苑裡女性靠著藺編手藝而擁有一定程度的經濟獨立性,所以苑裡曾一度出現「重女輕男」「異常」的現象。

然而,隨著台灣邁入工業化社會,機器取代了手工,需要慢工出細活的藺草技藝,與其他「缺乏競爭力」的傳統產業逐漸沒落。很可惜啊,因為很多的這些「傳統」產業,可是我們台灣文化重要的部分呢。
目前藺草編織這個手工活兒,還封存在老一輩的女性身體記憶上,有時候「手癢」了,阿姨、阿嬤們還是會做一下。

(圖片:苑港李錦雲阿姨編織藺草保溫杯套)

---
想聽更多農村副業藺草編織的興衰史和後續嗎?
下一回講古時間,再跟大家介紹藺草編織從種植到手工的職人勞動過程,也歡迎大家跟著掀海風團隊去星期天的彎腰農夫市集,可以看到與我們合作的「苑裡婦女藺草編織」的精緻作品喔!
---
彎腰市集資訊│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bowtoland.FM
12/21(日)10:00-17:00│政大公企中心│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187號

2016年4月13日 星期三

您知道嗎?名馳海內外的大甲草帽、大甲蓆其實源自苗栗苑裡?


濱海的苗栗苑裡鎮,古地名「彎麗」,為平埔族道卡斯族社所在地之一。因氣

候、水質和土壤條件俱足,得以產出質量均優的三角藺草,草身堅韌且草香維

持甚久。清朝治台,苑裡道卡斯族婦女揀選海邊野生藺草、剖細編蓆,俗稱「

番仔蓆」,雜揉平埔原住民的庶民手編藝術,在炎熱夏夜中,給予家人一夜安

眠。

而後,日治時期,時興西式服帽,原住民、漢人男性開始剪髮,苑裡婦女也開

始仿造西方樣式,以藺草編織當年的流行款式:「紳士帽」與「淑女帽」。

苑裡女性自六、七歲,就要學習編織手藝。帽蓆業繁盛之時,更有地方俗諺

:「無重生查埔,重生查某」(「生男不如生女好」),顛覆傳統農村性別結構

,蔚為奇觀。家家戶戶婦女皆手編各種藺草製品,供應一家大小之經濟。苑裡

農村女性雙手穿梭經緯,一織一編寫下台灣女性勞動史中重要的一頁。


草帽編織大賽(1936)


隨時代更迭,工廠林立、農漁村凋零,藺編手工藝也日漸沒落。許多草帽草蓆行,

也因價格壓力,進口中國大陸的產品,台灣社會逐漸失去這項可貴的工藝。


2013年,苑裡從地方環境抗爭(苑裡反瘋車)的韌性中,陸續發展出抗爭的「婦女

歌唱隊」及「婦女藺草編織隊」等草根組織,由一群堅毅的婦女們,透過集體歌唱

勞動、重拾少女時所習之藺編文化,以不同於主流的力量從事傳統文化的保存

傳承,以及公共事務的參與。

地方上反「瘋」車,不只是「反」不當選址的發電廠,更是積極訴求政府正視

風力發電缺乏規範所造成的綠能永續發展危機;而抗爭,也從來不是只有新聞

所捕捉的激情畫面,更有許多美麗、溫柔的風景, 正如女性透過勞動來講述歷

史故事與推動社會改變。


苑裡掀海風婦女藺草編織隊——李錦雲阿姨

2016年4月9日 星期六


「要記得自己去買水果吃,不要懶惰,身體打壞,沒人睬你‧‧‧」離家前,媽媽一面碎碎叨念,一面將各式切好、裝袋的水果塞到我的包包內。與所有必須離家久待台北城的遊子一樣,聽媽媽唸經心中總雜揉著「好啦」的不耐,以及莫名的感動、安心。

然而,周日晚,我沒有北上,反而攜著滿袋水果,跳上火車往南行。近來,我為了要編寫關於苗栗苑裡傳統文化的藺草編織、女性勞動者的故事,以及參與在地社會抗爭,定期往返苑裡台北間。
當晚,我與夥伴約好拜訪一位熟識的苑裡阿姨。初到時,我和阿姨的孫女單獨坐在客廳,便借花獻佛地打開袋子問小孫女說:「要不要吃水果啊?有桃子喔!」

小女孩害羞地拿起蜜桃說,好,謝謝。咬了一口,她點頭說好吃,「是誰種的呢?」
是誰種的呢?

一時之間,語塞。

「超市買的。」我僅能窘迫地回答。

看著小女孩的眼睛睜得老大,似乎努力在理解我的話。再頓了一下,我慌亂地解釋:「城市沒辦法種東西,是去超級市場買的蜜桃,也不知道是誰種的。」說完自己倒是恍然大悟地笑了,跟小女孩補充說,城市沒農村好,住在城市的人吃得東西都要用買的,沒辦法自己種的,家門外就是馬路了,沒有田啊。

這時夥伴Y和阿姨從內廳走出來。我分享了這段對話。大夥們開始討論著食物的「城鄉差距」,食物離城市餐桌的距離遙遠而陌生。然而,食物卻是我們維生所必須,且常常承載著我們的文化及各種複雜、糾結的情感。

跟著鄉下孩童一起學了一課。也難怪食安問題那麼多,畢竟住在城市的我們大多只能仰賴超市。櫥櫃中拿起食物包裝,瞇眼翻尋總是很長的有效期限,以及密密麻麻又令人費解的說明;那些「不含」什麼、含「什麼」,鮮豔的或原色系的包裝,誘引我們消費。但究竟什麼是好的食物、壞的食物,我們無從理解。我們信仰著專家,醫生說、營養師說、報章雜誌說,以及各路的道聽塗說。而最基本的食物來源地,種植者,加工過程,都被掩埋在過度的食品包裝和賣場過強的日光燈下。

蝸居城市的人們,歡迎光臨看不見的城市。除了食物的生產我們看不見,我們生活中有太多暗角是看不見的,無論是電力、自來水從哪輸來,居住的大樓下方是否有瓦斯、甚至工業管線通過。便利?還是黑箱?也許都是我們懶得去理解和監督的藉口吧。
---

苑裡掀海風團隊

2016年4月6日 星期三

【掀冊講古系列──台灣米食文化的故事 & 掀海風推薦「孝念米香」】


「砰──!」
爆米香機起鍋時的驚雷一響,煞時煙霧瀰漫、米香四溢,小貪吃鬼們蜂擁而上。
很熟悉的場景吧,沒錯,就是台灣傳統米食「爆米香」!
這款古早爆米香的聲音與氣味,不只存留在許多台灣人的身體記憶中,也同時是我們台灣飲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喔!
台灣以稻米為主要農作物,米也自然成為我們的傳統主食。既然天天要面對「米」,聰明又節儉的老祖先們,透過經驗傳承和創新改造,發展出許多料理米食的方法,充分發揮米的多種樣貌。粒粒皆辛苦的米,每一粒都要盡量做到「不浪費」,真是台灣傳統農家本色~
從日常生活到節慶祭祖、從填飽肚子的主食到解解嘴饞的零食、從早餐到晚餐。
米苔目、米血糕、麻糬、肉圓、大腸包小腸、麵龜…多到數不完的米食料理,反映了我們的生活其實與米是如此的貼近。
然而,並非所有的米食料理,都這麼幸運地被妥善保留下來。由於外來飲食文化的影響及成本問題,「爆米香」這款曾經是一家大小、有事沒事就拿來嚼嚼餔餔的零嘴,就逐漸地從街頭巷尾消失了。
這樣說來,掀小編也確實疑惑著,為何現在去電影院看電影,只有外國進口「爆玉米花」相伴。嗚嗚,難道我們的味蕾與胃也被殖民了嗎?(驚)
其實呢!苑裡掀海風團隊鄭郁岸大哥的爸爸,以前就是做「爆米香」,養活了一家五口,當時還沒有瓦斯火喔,是用「媒」火去燒米鍋製作而成的。
一樣是帶著「傳承」及「思念」之心,為了要製作出鄭爸爸的傳統米香,以及傳承這項講究技術的加工技藝,苑裡掀海風團隊整個給他撂下去,發揮了實驗精神,希望能夠製作出古早氣味,又符合現代飲食習慣的「爆米香」。為此更換多種模具、試過多種比例,熬過困難,推出了苑裡掀海風真誠推薦的「孝念米香」。米是用鄭郁岸大哥的無毒「孝念米」。
因篇幅所限,對於「米香」製作過程、種稻農事有興趣,歡迎大家來台北的彎腰市集找我們聊天喔!
12/21(日)早上10點到下午5點,就在政大公企中心喔!
 
© 2012. Design by Main-Blogger - Blogger Template and Blogging Stuf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