部落格

Pages - Menu

2015年10月27日 星期二

【2015/1/9掀食——爆米香】
『爆米香』網路開賣囉!!!
彎腰農夫市集上熱賣的『孝念米香』,平日也可以在台北以下地點面交喔!
【可面交的台北區域】:臺大校園、捷運新店松山線「景美-松江南京」之間、捷運新莊線(迴龍-古亭)之間等處。
只要填一下我們的表單,就可以貨到付款囉~
(表單在這邊:http://ppt.cc/vBfW
每一包都是一家大小動員製作出的好滋味。從曬米、碾米、爆米、炒糖到包裝,大人小孩同心協力完成。
而且啊,若是一上工,家庭的空間就會被壓力鍋、炒鍋、米香、模具等等東西所淹埋了。爆米香是真的很辛苦啊~
掀小編偶爾一同手忙腳亂,忙裡偷閒看這景象,感覺彷彿「客廳即工廠」的年代復活了~不過不再是壓榨人的電子業加工,而是自家產製的友善農產加工,有種溫馨的感覺~
重點是,真的滿好吃的,今天掀小編邊看電視、邊寫網宣就磕掉一包啦 XD 所以別猶豫啦!趕快去填表單喔,支持古早好滋味。
——
【延伸閱讀】
『爆米香與台灣米食文化的故事』
(上集)http://ppt.cc/u3gS
(下集)http://ppt.cc/ut20
——
【掀海風小學堂—忍不住想分享『客廳即工廠』】
資料來源:http://192.192.159.187/9taiwan/c0703.htm
民國五十年代,美國對台灣的經濟援助逐漸減少。此時台灣的若干工業產品已足夠滿足國內市場需要,且漸有剩餘。因而政府工業發展重點轉以拓展外銷出口為主。為了降低投資者的管理成本,以便吸引僑外投資人來台投資,1965年與1969年分別於高雄前鎮、楠梓與台中潭子,設立加工出口區。所謂加工出口區,是由政府提供廠房、公共設施、租稅減免等優惠條件,再加上台灣的廉價勞力,吸引外國商人來台灣投資,將成品加工,再將產品出口,拓展海外市場,特別是紡織與家電產業,成為台灣外銷的主力。加工出口工業的發展帶來工業高成長,台灣在此時已經逐漸由農業經濟型態轉變為工業經濟型態。
這一時期的台灣正逐漸由農業社會邁向工商業社會。急速的工業化,吸引了許多鄉村的勞力集中到都市,使得從事農業的人口減少,城鄉差距也拉大。同時,由於外貿的發達,許多開在社區裡的小工廠,接下外國訂單,卻又人手不足,於是將一些加工性質的工作發包給附近的家庭主婦,讓她們將工作帶回自己家中做,既不需要廠房,又比較省工資。所以民國五十年代的台灣社會,許多市鎮出現著「客廳兼工廠」的景觀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